水星人的生活小短篇:「溝通」無時無刻都存在
當我們在生活中聽到有人說:「我覺得我們需要好好溝通一下」。通常伴隨這句話的談話氣氛,往往是不利於溝通的。
不管是在職場上,在家庭裡,在友誼團體裡;不管關係是上司下屬、同事、夫妻、親子、兄弟姐妹、還是好朋友間。
明明是真心想要溝通的,但「溝通」這個詞或這個字眼一出口,彷彿在彼此間反而立起了一道牆。
本來不需要「溝通」的事情,因為你這一說,倒真的得好好「溝通」了。
平日就忙碌的夫妻,說好這個週末要一起把冬天棉被拿去庭院曬太陽,然後收納起來。
前幾天還頻說OKOK的先生,週末竟是拖拖拉拉的沒有動靜。
也許他沒忘記曬棉被這件事情,他心裡可能想著,我一直在家,只要等著太太一發號司令,他會立刻配合。
但太太的怒像火爐添柴般,隨著戶外炎熱太陽不斷加強火力,終於耐不住性子,沒好氣的說:
「你到底有沒有要幫我曬棉被?」
原本處於待機狀態的先生,因為這口氣也有點不爽了,「有啊,我在等妳啊。我哪知道妳什麼時候要開始弄?」
這回答根本沒有達到降溫效果。太太翻了個白眼心裡哼了一聲,先生沒精打采的放下平板從沙發起身。
兩人走到客房堆置大棉被的床前。太太故意不說要先生幫什麼,先生呆立在旁一副心不在焉。
「你先去把曬棉被的衣竿拉起來啊,不然要怎麼曬」太太擺出老媽子念小孩的姿態。
「喔!」先生邊轉身邊嘀咕,又不先講清楚,阿口氣是在壞什麼,莫名其妙,女人就是女人。
「你說什麼!?」啊,真是夭壽,這麼小聲的自言自語也會被聽到。千萬別吵架,順著她。
「沒事,我去架竿子」
走到庭院,先生再次面臨窘境。我不知道竿子收在哪裡。想要開口問,會不會又討罵?不要問好了,自己進房找找。
衣竿其實就在客房,剛剛棉被擺放的地方。先生這下子哪裡都找,客廳、主臥房、廚房,連廁所都巡過了......
就是不敢再走進客房。太太正在那裡拆被套。
先生六神無主的看著地板亂晃,心裡開始抱怨,事情都不交代清楚,請人幫忙口氣還那麼差。
「你在幹嘛?你竿子都沒拿,到底在架什麼竿子?」
「竿...子...在...??」先生小聲的問,想問出口,又希望太太不要聽到。
當太太拿竿子給他,瞪了他一眼之後,他也有點火了,差點就把「竿」字加重成四聲送給老婆。
這時太太像立委抓到官員弊案一樣,進一步質詢:
「你到底記不記得你答應要幫我曬棉被?」
先生覺得這問題來得是時候,剛好能跳出沒找到竿子的窘境:
「記得啊!我答應過你的事情,都會記得啊!」賠個笑臉先。俗話說,伸手不打笑臉人。
「但你根本就沒有心要幫我啊!」這又是哪招?俗話顯然沒說,口水不唾笑臉人。賠笑照樣被罵無誤。
唔。先生不知道要說啥。沒好氣的架好衣竿,兩人把被子批上。太太夾好衣夾。
晾棉被嘛,又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事情。好好講,三兩下就好了,不是嗎?
眼看任務完成,兩人沒有對話。太太也沒說一句謝謝。先生覺得這件任務GG了,跳回沙發玩平板。
太太走進浴廁,關起門。也許在擦臉,也許在大小便,也許在洗馬桶。
也許是對著鏡子,怒視著自己,又有點想哭。
完全不知情的先生,像個小孩在沙發上滑呀點的,姿勢逐漸由坐變躺,雙腳呈現水上芭雷狀態。
約三分鐘後,太太走出來,端正而僵硬的坐在另一個沙發上:
「我覺得我們需要好好溝通一下」。
這時候,先生知道這個週末GG了。這是夫妻吵架的序幕。
就像電影一樣,開頭跑了一堆劇組工作人員名稱,最後出現置中大字「導演 侯孝賢」,
一場最少兩小時、長鏡頭下有喧鬧有靜默,氣氛凝結,時間凍結,捉不著邊,又不能置身事外....
即將開演。
情緒(emotion)是人類合理的日常生活經驗。情緒也是一種生活的動能。
人的情緒是創造或破壞世界的主要動力,發自內心,導至外部行為,進一步擴及影響他人。
情緒與溝通息息相關。過去的情緒管理課程,常將情緒視為一種負面的字眼,認為情緒管理主要就是情緒的管控:
不要亂發脾氣,不要過度喜怒形於色,才能有助於組織運作、工作順暢、人際和諧。
但有時過於追求情緒壓抑,反而會造成反效果。
不僅無益於人際互動和工作績效,甚至可能影響生理健康。
因為情緒的動能,與身體循環系統有關,不正常的情緒傳達與回應,易造成生理紊亂。
情緒是反映個人需要的一種訊號。因此情緒察覺是人際互動上重要的基本工作。
可以透過情緒察覺的練習,藉由對別人情緒的敏感察覺,而回頭增強對自我情緒的深入探掘。
就情緒察覺而言,對別人的情緒察覺比較容易,自己的情緒察覺反而不容易。
因為我們是情緒的當事人,情緒的當下要意識自己處在何種情緒狀態,還有將情緒適切的表達出來,
這真的是很有智慧的事情。不過這種智慧可以透過練習而得到。
因此情緒表達,就與人際溝通,兩者成為一體的兩面。
「溝通」這個詞就像心跳,當你強調它時,往往就是它運作不順暢的時候。
一個人只要活著,他的心跳都是持續存在的。
但一個健康的人,我們幾乎不會感覺到自己心跳的存在。
通常我們覺得心跳強烈、急促、甚至有聲響,要嘛就是處於緊張或壓力狀態,
如果常有心跳這麼令你「有感」,那恐怕是健康出了狀況,身體提供警訊了。
我們生活在群體的世界中,即使是宅在家上網,其實也都無時無刻的在與人溝通。就像心跳那般自然而必要。
一個眼神,一個動作,一個口氣;回應的快慢,遣詞用字,一個表情符號,一個嗯嗯,都帶著人際溝通的訊息。
甜蜜恩愛時,對方永遠是美好的,話語永遠是動聽的。
翻臉決絕時,對方怎樣看都嫌煩,什麼聲響都很刺耳。
想起很久以前,讀過的一句話,那意思大概是說:
當兩個人吵架時,不管身體的距離有多近,聲音總是很大很大。
當兩個人相愛時,即使身體的距離很遠,也要悄悄的說話。
因為說話聲音大小跟身體距離無關,跟心的距離有關。
我覺得很有道理說,你(妳)覺得呢?
留言列表